[2018芬蘭追極光之旅] 起初我只是貪圖博物館的暖氣︱芬蘭國家博物館、設計博物館

經歷了9小時的長途機,我們在清晨5點多到達萬塔機場(Helsinki-Vantaan Airport)。反正時間很多,我們慢吞吞在機場打理自己,買電話卡,買車票,然後見到往赫爾辛基中央車站的機場列車快要開走了也不追車,最後還是在早上7時多就來到了赫爾辛基市區。在中央車站地底的儲物箱放置了行李後,我們走出去,開始踏足赫爾辛基的街道。

星期六早上的赫爾辛基很靜。天色還是黑得像是晚上8時,而且冷風夾著細雨,讓我跟小熊相當不習慣。重點是商店跟餐廳通通都未營業,沒有地方可以讓我們躲。

早上8時的赫爾辛基街道

在等待早餐店Karl Fazer Café開門的時候,我們本意只是在店鋪附近繞圈子活動一下,不想沒甚麼好看,反而一邊聊天一邊愈走愈遠。等我們發現的時候,已經沿著最多燈飾的街道(「大概燈飾可以從冬至開始掛半年,反正日光這麼少」,我說。)走到看到這個城市最主要的地標:赫爾辛基大教堂Helsingin Tuomiokirkko(Helsinki Cathedral)。拍了幾張照片再拐過彎就看見市集和碼頭,瞬間感覺到這個城市比我想像中還要迷你。當時還想這麼集中就不用買交通卷了──少年我真是太年輕了,後來才發現在寒風中體力消耗之快實在是難以想像,好在買了4天無限次乘搭的交通卷,才可以帶著大包小包穿梭這個城市。

如是者,在剛到埗的早上已經大致逛了最繁榮的街道。小熊表示相當憂慮,並擔心接下來幾天會把赫爾辛基逛到爛還未出發往芬蘭北部看北極光。

回到剛開門的Karl Fazer Café。第一餐往往是會吃得很摳門,主要原因是還是習慣把外幣換算成港元。還記得14年到埗倫敦就直奔劍橋,正好遇上露天市集,4英鎊一個漢堡,當時我死攔著大熊仔只准買一個我們分著吃──因為我覺得48元買一個跟麥當勞差不多厚的漢堡真不划算(那時還是未脫歐的1英鎊:12港元,而且我還是窮盡所有積蓄來畢業旅行的窮學生)──卻沒發現那其實在當地物價來說真不算貴。當習慣了以當地物價而非港元來考慮,到後來就很放得開,3道菜的晚餐每人35歐元還會面不改容再開枝白酒,看到帳單也覺得還好嘛。總不能人在歐洲還用香港的那把尺去量度。(當然現在不是一窮二白的學生也就更放得開了。)

Karl Fazer本來就是賣朱古力的,也因此這家Karl Fazer Café分出了三分之一的鋪面是朱古力零售店。公司的本業也在飲品選項中反映出來:甚麼口味的朱古力飲品都有,甚至有沒有忌廉也會列明。我要了個原味朱古力,平時主要飲latte的大熊仔也因應點了個mocha。沒甚麼胃口,也就隨便點了兩個餡餅和牛角包。Karl Fazer Café另一有名的是「便宜」的33歐元的自助餐,見到有些當地人一大早就在自助餐區夾夾夾,不過看起來性價比好像不太高。事實上食物也就那樣,連朱古力也沒有驚為天人的美好,大概如果維他奶公司開了家Café也會是這樣吧,就當是個歇腳點就好。

第一天的行程早前已經大致想好,大原則是不要初到埗就凍到病倒,所以安排的是兩個博物館:大熊仔選的設計博物館Designmuseo(Design Museum)、我指定要去的國家博物館Kansallismuseo(National Museum)。

其實遊覽赫爾辛基相對簡單:在中央車站左轉會走向最繁榮的地方,可以選擇沿著掛滿燈飾的、有電車行駛的Aleksanterinkatu(亞歷山大街?);或者是往南走一條街,就走沒有建築物遮擋、因直接通向碼頭而寒風凜凜的Pohjoisesplanadi。夾在Pohjoisesplanadi和Eteläesplanadi這兩條街之間的,就是相當容易辨識的Esplanadi。相信Esplanadi等於esplanade(海濱公園?應該說是呈長條形的公園吧),同時Pohjoisesplanadi和Eteläesplanadi恰好就解「Esplanadi以北」和「Esplanadi以南」。至於Esplanadi以東,有賣傳統食品的舊市場Vanha Kauppahalli、乘船往芬蘭堡Suomenlinna的碼頭,還有沙皇時代東正教的聖母安息主教座堂Uspenski Cathedral。中央車站右轉有一叢購物商場:Forum、Sokos、Kamppi。簡言之,遊客主要的活動範圍就在上面說的這些地方,左起購物商場,右至碼頭和東正教教堂,也是見到最多行人的地段。

設計博物館Designmuseo

設計博物館是其中一個例外,位於Esplanadi以南。相差不過幾個街口,就由相對熱鬧的購物區走進安靜的住宅區。設計博物館的外型相當傳統,跟我心目中新派的設計博物館有很大差距,不過推門之後那兩面鮮紅色的牆壁讓我確認沒有走錯門。門票每人要12元──雖然以這麼小的博物館來說有點貴,但是反正在赫爾辛基我們也不打算去很多博物館,而且看在它的暖氣份上,就乖乖掏錢了。

設計博物館的外觀
設計博物館的門口

那天設計博物館有介紹芬蘭當地設計的展覽廳,也有以世界各地的科技發展為題的展覽,包括由計算機到電腦的演化、電話的演變。由於後者談及許多眾所周知的事物(雖然蘋果產品確實是層出不窮,但看完mac就看到iPhone──老實說,又不是蘋果博物館),前者對外國遊客來說當然比較有趣。比方說,原來伐木機的控制手掣並不像一般的駕駛器,也不是像是遊戲手掣般扁平,是個巨形的多切割面手掣。它比我兩隻手併起來還要大,上面還有各種突出的按鈕以控制伐木機做出不同動作。看起來就知道是相當專門的工具,相信是有專門的學校去教授如何操作,也應該有專門的學科去研究如何改進這種工具。在芬蘭說自己是「伐木機控制器的研究人員」可能也會受人敬佩吧。

也對芬蘭的設計大師Alvar Aalto稍為有點認識了──就是他涉獵許多不同領域,領域廣泛的程度是如果有人拿起一件芬蘭的設計品要我猜設計者,我也會盲猜是Alvar Aalto(當然也是因為我只知道他)。在芬蘭的餐廳(甚至是airbnb的家裏),你很容易會發現餐具通通都很熟悉,看似每家餐廳都用同樣的餐具。是的,因為大家都在用芬蘭的國寶級設計牌子Iittala。從水杯、燭台、盤子、鍋子,通通都用上Iittala的經典設計,彷彿這就是最有格調的選擇。Alvar Aalto就是Iittala的「設計英雄」,他設計的湖泊花瓶和玻璃杯現在Iittala的店鋪還是擺在當眼處賣。Alvar Aalto大師也擅用木,木材建築和傢俱設計也有不少代表作。Iittala有關於他的簡介)

另外值得一提是售票處背後的牆壁,那一把把插在牆壁的橙色手柄剪刀,原來也是芬蘭設計。在六十年代,剪刀以金屬製造,不僅重,也不方便使用。Fiskars公司本來就有在生產金屬剪刀,在塑膠開始興起時,他們也就想到可以利用塑膠既輕又強韌的特性去改進剪刀。經過一番研究後(研究過程中生產的實驗品在展覽中也有展出,有各種弧度的把手和刀型),終於在1967年推出符合手形的、較輕便的剪刀。Fiskars這款剪刀至今已經賣出超過1千萬把,在芬蘭“Fiskars”這個字幾乎是剪刀的同義詞。(部份資料來自Mental Floss,2017年10月17日

設計博物館售票處的特色牆,上面全是Fiskars橙色手柄剪刀
  • 設計博物館Designmuse(Design Museum)
    • 開放時間:(冬季-9月1日至5月31)星期一閉館,星期二11-20,星期三至日11-18 ;(夏季-6月1日至8月31日)星期一至日11-18
    • 地址:Korkeavuorenkatu 23, Helsinki
    • 官網:http://www.designmuseum.fi/en/

國家博物館Kansallismuseo

接著去國家博物館。國家博物館也不是在最中心的地區,反而是在中央車站的北面,大概兩個電車站的距離,要走過去也可以,但在寒風當中拿著4天交通卷的遊人當然會選擇搭電車。國家博物館有一座高大的尖塔,左右兩邊只有三層高。平實的石頭建築,看起來有點像是中世紀的教堂、或是城堡。

國家博物館的外觀
門口的熊石像自從1910年開始就豎立在這裏了

在國家博物館的時候,時差開始起作用了,稍微有點昏昏沉沈的感覺。加上博物館內遊人不少,展品說明的字體較小,部份房間的燈光相對昏暗,參觀得有點辛苦。在睡眠不足的情況下,即使有這麼多展覽廳、這麼多展品,印象深刻的部份反而沒有設計博物館來得多。國家博物館的常設展覽從石器時代開始介紹,但我最喜歡的是近百年來芬蘭人們生活和社會改變的那部份。例如,因為芬蘭本身日照少,加上芬蘭獨立後早期人們普遍貧困,為了令學童有足夠的維他命D,有一段時期強制學童每星期接受15分鐘照日光燈。從相片可見是脫光衣服跟其他人一起照的,這可說是為了兒童健康採取的極端手段吧。

芬蘭出生率低是眾所皆知的。芬蘭當局的統計資料顯示,在2016年,出生數字已經連續第6年下降;同時,生育率等於每個女人平均產下1.57個小孩,只略高於1973年的歷史最低點1.5個小孩。本來要保持人口數目,每個家庭都需要生育至少兩個小孩;但從1969年起,芬蘭生育率就沒有高過人口的更替率。話雖如此,但是芬蘭的嬰兒福利是有名的好,當中的「嬰兒箱(maternity package)」更是曾經以芬蘭政府的名義送給英國劍橋公爵夫人,以祝賀小喬治王子的出生。這個享負盛名的嬰兒箱當然也列在國家博物館的展品之中。

在三十年代的芬蘭,每1000個嬰兒就有65個夭折。為了減低嬰兒夭折率,芬蘭政府向低收入家庭送出嬰兒箱;及後政策擴展,不再以貧富為界線,讓所有新生嬰兒都能收到這份禮物。政府網頁指嬰兒箱包含50件物品,比如說紙箱本身(可以用作嬰兒床,真的)、睡袋、衣物、口水肩、衛生用品,連毛公仔和第一本書也給嬰兒準備好了。這項貼心的措施配合當地的公共醫療系統,使芬蘭的嬰兒夭折率已經從65跌至2。以下是嬰兒箱的開箱片段:

嬰兒箱的開箱片段
由於姆明在芬蘭無處不在,因此在國家博物館見到他確實也無需驚訝
  • 國家博物館Kansallismuseo(National Museum)
    • 開放時間:(冬季-9月4日至4月15)星期一閉館,星期三11–20,其餘11-18 ;(夏季-4月16日至9月3日)星期一至日開放,開放時間官網未有列明
    • 地址:Mannerheimintie 34, Helsinki
    • 官網:http://www.kansallismuseo.fi/fi/index

兩個博物館之旅後,這一天就完結了。我們拉行李到這幾天的家,然後去買菜煮飯。有關芬蘭超級市場的特色另文再寫,反而順便提一下另一個博物館:赫爾辛基市立博物館Helsingin Kaupunginmuseo(Helsinki City Museum)。Lonely Planet指赫爾辛基市立博物館是分散在赫爾辛基市內的4個博物館,「當中的must-see是位於參議院廣場附近的本館」。於是我們後來去了這個,然後發現赫爾辛基市立博物館完全是給小朋友打發時間的超微型博物館,怪不得網上沒有人提過。Lonely Planet甚少會介紹這種質素的景點,這次真令我驚訝。

這三間博物館都沒有清晰地指示參觀的順序,或者可能對於他們來說沒有這種東西,各人有各人的選擇。但結果是國家博物館我們有很大部份都是反過來行,看著展品的編號愈走愈小,覺得繼續倒著走浪費了博物館編排的用心,但要我走到1號展品再順序走一遍又太累人。不能跟大英博物館那種程度相比,但設計博物館和國家博物館整體來說還不錯(而且都有免費的衣帽間),值得一去。

https://travel98.com/embed/poi/placeholder?mid=17129

“[2018芬蘭追極光之旅] 起初我只是貪圖博物館的暖氣︱芬蘭國家博物館、設計博物館” 有 3 則迴響

  1. […] 導賞團從島中心的Suomenlinna Centre出發,一直走到最南端。官網說,訪客可以參考地圖的藍線自行遊覽,但我覺得如果旁邊沒有人在解說,其實不太能完整瞭解到Suomenlinna的歷史。如果有足夠的時間,可以考慮乘早一、兩班船,從主碼頭到Suomenlinna Centre的路上也有建築物和遺跡可以看看,也可以先參觀了Suomenlinna Museum的展覽,然後再跟導賞團遊覽。好在我們前一天先去了Kansallismuseo國家博物館,對芬蘭的歷史有個皮毛的認識,大概知道甚麼「大北方戰爭」這類名詞,否則可能會在寒風之下更頭昏腦脹。 […]

  2. […] Kansalaistori位於赫爾辛基音樂廳Musiikkitalo旁邊。我們在前一天,從設計博物館Designmuseo乘北行10號電車去國家博物館Kansallismuseo時,就看見了人們在搭建舞台。看到那些設備,尤其是一排排的射燈和巨型音箱,應該是戶外音樂會很yo的風格,而不是悶得要死的老年人晚會。 […]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