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方便自己及親朋好友為出走英國作好準備,在網絡上搜集了以下資料(並附上出處),僅供參考。同時,由於蘇格蘭與英格蘭有諸多不同,下文很可能不適用於蘇格蘭。
收入
參考指標
最低工資
英國設有最低工資標準,25歲以下的為全國最低工資(National Minimum Wage),25歲及以上的為全國生活工資(National Living Wage)。每年4月更新一次。

略一計算,以每週工作44小時的25歲青年為例,2020年收入為£19,951,每月約£1,663。
生活所需時薪
根據英國組織Living Wage Foundation的研究,以實際生活所需計算的時薪(Real Living Wage)應該要在全國達到£9.30,在倫敦更需要£10.75。即是說在倫敦生活,所需年收入為£24,596,每月£2,050。
全國入息中位數
根據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的數據,2019年4月全職僱員的每星期入息中位數(Median weekly earnings for full-time employees)為£585。即是年收入為£30,420,每月£2,535。
薪金-入息稅-國民保障金=淨收入
看到求職廣告列出的年薪好像還不錯,不過別忘了需先減去入息稅(Income Tax)和國民保障金供款(National Insurance Contribution, “NIC")才是確實可用的淨收入。
入息稅(Income Tax)
英國稅務年度(tax year)與香港稍有不同,時段為4月6日至翌年4月5日。
個人免稅額(Personal Allowance)為£12,500,即是年收入在此之下的不用交入息稅,而超過的話則按下圖的比例計算:

以上文的入息中位數、年收入£30,420為例:(£30,420 – £12,500) x 20% = £3,584
又以年收入£50,500為例:(£50,500 – £50,000) x 40% + (£50,000 – £12,500) x 20% = £7,700
要留意入息(income)不只包括薪金,還有儲蓄利息(interest on saving)、股息(dividend)、退休金(pension,是的,並不是退休後就不用留意)。由於稅制複雜,後文會再述。
國民保障金(National Insurance)
受僱人士的NIC比例如下:

計法與入息稅相似。其實年薪£50,000就等於月薪£4,167,所以NIC也是同一個分水嶺。
以每星期入息中位數£585為例,每年的NIC為:£585 x 52 weeks x 12% = £3,650
又以年收入£50,500、即月入£4,208為例,每月的NIC為:(£4,208 – £4,167) x 2% + (£4,167 – £792) x 12% x 12 months = £4,872
而國民保障金又包含甚麼福利呢:

大概是養老金、失業支援金、產後津貼和喪親支援金,總而言之是可能未來某個時刻所需要的支援。
要注意的是國民保障金並不包括醫療,因為國民醫療服務(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是免費向英國居民(UK Residents)提供。關於NHS的資料於後文再述。
Pay As You Earn (PAYE)
政府設有Pay As You Earn (PAYE)系統,由僱主直接將入息稅和NIC先扣除再出糧。如果沒有其他稅項的話就很大可能不用報稅,相當方便。
薪金vs淨收入參考表
簡單整理了2萬至6萬年薪的情況作參考。可見年薪一但到達5萬後(藍色底色),薪金的增幅就較難反映在淨收入上。

開支
工具:Numbero
每月開支可以用這個去稍微預算一下到埗後每月開支:Numbero倫敦生活指數

同一網站亦有城市之間的比較,準確與否不肯定。他說香港的生活指數(撇除租金)比紐約低20%,而倫敦比香港僅高4%。參考就好。
IKEA物價調查
由於本來我們在香港就是用IKEA,如果為倫敦新居都添置IKEA的入伙傢俬大概要多少錢呢?
假設:2間房(1間睡房兼書房、1間為客房)、廚房廁所裝潢完整。
客飯廳:£986
睡房兼書房:£1,207
客房:£618
總數£2,811,還未計算床單被鋪窗簾等所有布藝及零零碎碎的家居用品。
住屋
borough與地方議會(council)
borough大概是分區的意思。倫敦分成City of London以及另外32個boroughs,所以嚴格來說倫敦市只有3平方公里小小的一塊。關於倫敦的boroughs可以看這個YouTube video,資訊豐富:
大部份英國地區有兩層地方政府(local government):
- 郡議會(county councils)
- 區議會、分區議會或市議會(district, borough or city councils)
不過倫敦是其中一種特例,只有單一層地方政府--分區議會(borough councils)。除了消防、警察和公共交通由大倫敦政府(Greater London Authority)負責,分區議會各自負責教育、地區規劃、房屋、社會福利、圖書館、廢物處理(如垃圾收集和回收)和徵收議會稅(Council Tax)。
跟香港的區議會有丁點相似,例如都是四年一屆民選的,但在地區事務上的話語權實在是差天共地。
如上面video所述,可能某些borough是鼓勵居民踏單車的,有些則反對設置單車徑;有些支持三色回收,有些則不太重視。可能最先影響到我們的是兩件事:垃圾收集和議會稅。垃圾收集的頻率相當影響市容和環境衛生,尤其是香港我們習慣每天都有清潔工收垃圾,無法想像門口的垃圾桶裝了幾天的垃圾……
分區議會(borough council)
如何知道某處屬於哪個分區議會?這個問題等同於你如何知道自己身處中西區而非灣仔區,即是除非你見到「歡迎來到灣仔區」,否則你只是有個模糊概念。還好可以直接在網上搜尋某個郵遞編號(postcode)是屬於哪個分區議會:Find your local council。
如果只知道街道名,可以先用郵局的Postcode Finder,或是用Google Map,都可以找到確實或至少附近建築物的郵遞編號。
Canary Wharf近年相當受歡迎,以其附近某一棟名為Denison House的住宅為例,我在Google Map找到郵遞編號是E14 9JG,從而查到所屬分區議會是Tower Hamlets。
議會稅(Council Tax)
無論居所是租或買的,都要繳交議會稅。要知道自己要交多少,首先要知道三件事:
- 居所的估值組別(valuation band)
- 分區議會就該估值組別所徵收的稅款
- 能否享受扣減或寬免
估值組別
即使是同一條街、甚至是同一棟大廈,每間屋的估值組別都可以不一樣。如果想大概知道某一區、某一條街上建築物的估值組別,可以用政府的Search for your Council Tax band。
他預設是用郵遞編號(postcode)作搜尋的,租屋網站通常都會顯示。亦可以選Advanced search,如果知道街道名和地方政府(Local Authority)的話--地方政府的選項是按照borough的,所以這個清單的London是指City of London那一小塊。繼續以Denison House為例,估值組別由D至F都有。
分區議會稅款
知道自己心目中想住的房屋在屬於哪一個估值組別和哪一個分區議會後,就可以直接去該分區議會網頁看所需議會稅是多少。以Denison House的住戶來說,2020/21的議會稅可能分別是£1392.42 (Band D)、£1701.85 (Band E)、£2011.28 (Band F)。Greenwich則更貴。


議會稅扣減
兩個「成人」共住一間屋就要繳交全額議會稅。如果一個人自己住或同住人並非「成人」,則只需繳75%。「成人」的定義在此有些特別,例如全日制學生並不算是「成人」。詳情可見Council Tax頁面。
選擇地區:罪案指數?
倫敦警方數據:Crime Data Dashboard
這個數據庫的好處是它在顯示罪案數目以外,還有罪案率--平均每一千人口所經歷的罪案。在左上角可以選擇borough或再細緻的neighbourhood。
可以用Crime by Postcode District得知某一地區最近的罪案數目,有按照不同罪行分類。

選擇地區:交通方便?
倫敦地鐵(tube)
住在倫敦而又不常駕駛(甚至沒有車的話)就不得不留意倫敦地鐵(tube)。從鐵路圖可見,倫敦分成zone 1 – 9,zone 1是市中心亦包括大部分遊客會前往的地點,zone 2-9是以zone 1為中心再逐一擴展出去,因此zone的數字愈大距離市中心愈遠。(可放大的PDF版鐵路圖在這裡)

不同zone之間來往的車資不同。車資可以用Single fare finder簡單計算一下。同時,在zone之間來回每日有個車資上限(cap),超過了就不用再付了,想知道自己心目中想住的地方與市中心的車資上限或者有沒有甚麼月票等等的,可以在Transport for London的Caps and Travelcard prices查。
Transport for London還有其他不同交通工具的路線圖。
網上的資訊有時候也會用zone而非borough來說明。
火車(National rail)
地鐵以外也有火車。火車由不同公司營運,很多路線都以區域劃分,例如Northern, Southern, Thameslink和Southeastern。但要留意關於火車誤點的抱怨很常見,以上4間就是在乘客滿意度敬陪末座的公司。詳情可見2020年11月的報道(Best and worst train companies)。
選擇地區:該區平均租金是多少?
倫敦市政府設有互動地圖,數據來自每個郵政地區(postcode area)過去12個月的租金,每季更新一次。假設你想住SE10的兩房單位,你可以直接看到該郵政地區的、該borough的和倫敦的中位數。

為移居英國及BN(O) Visa所作的準備
根據英國政府的網頁:
To be eligible for this visa route you’ll need to show that you:
- have BN(O) status – you don’t need valid BN(O) passport to show this and you don’t need to request a new passport if it’s expired or has been lost
- normally live in Hong Kong
- can accommodate and support yourself financially in the UK for at least 6 months
- show a commitment to learn English, where appropriate
- get a tuberculosis (TB) test certificate from a clinic approved by the Home Office
- pay a fee and the immigration health surcharge
錢
以上6項提到3種錢:在英國6個月的開支、簽證費用和入境健康附加費(immigration health surcharge, “IHS")。
簽證費用和IHS都是分為30個月和5年兩種,自然是一次過付更一勞永逸。簽證費用是£180(30個月)或£250(5年),IHS成人則是£1,560(30個月)或£3,120(5年)。
假設首6個月慢慢安頓下來、仍在辦手續和找工作,每個月開支預計是:
- 租金:£1,400
- 議會稅:£170
- 水、電、上網、家居雜費:£180
- 二人家庭開支:£1,000
- 每人個人開支:£500
每月總計£3,750。
所以,以直接申請5年簽證為例,2人家庭需要準備的錢至少為:
£3,750 x 6個月 + £250 x 2人 + £3,120 x 2人 = £29,240
搬家到英國
Notice 5: Transfer of Residence – moving to or returning to the UK from outside the EU (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notice-5-transfer-of-residence-moving-to-or-returning-to-the-uk-from-outside-the-eu/notice-5-transfer-of-residence-moving-to-or-returning-to-the-uk-from-outside-the-eu)
稅務
英國的稅似乎是無處不在,有收入就要交入息稅,買樓要付印花稅(stamp duty),賣樓賺了錢要付資本增值稅(capital gain tax, “CGT"),平日買東西已經要付VAT,更別提住屋又要付council tax。以下主要談論入息稅和資本增值稅。
入息稅及相關免稅額
英國的入息稅制對受僱人士來說並不複雜--如果你沒有儲蓄利息(interest on saving)、股息(dividend)、退休金(pension)的話。其政府網頁說並非所有收入都要納稅,詳見如下:


簡單來說,例如有收到薪金、退休金、股息、信託基金收入、利息的都要留意一下。整個入息的免稅額就是個人免稅額(Personal Allowance),部份設有相對應的額外免稅額,超過了才需要繳稅--而薪金沒有。
對應股息的:dividend allowance
在Individual Savings Accounts (“ISAs") 以外的戶口得到的股息,今年有£2,000免稅額。
(註: ISA並不是任何儲蓄戶口,而是指一種英國政府指定的特別的最多只能放£20,000的儲蓄戶口,詳情在此。簡單來說就是你在HSBC/Llyods/NatWest/Barclays開戶口的時候你見到寫明是ISA的才是。)
超過了就要交稅,但股息稅率和一般入息稅率不一樣……(那為什麼要混在入息稅中計算?)
對應利息的:starting rate for savings 和 Personal Savings Allowance
利息所指包括銀行戶口儲蓄的利息、投資信託基金的利息等(海外儲蓄有另外規則,在後文海外收入一項再說)。

要有starting rate for savings首先要年收入少於£17,500。starting rate for savings最多有£5,000,收入愈高,數額愈低。
starting rate for savings = £5,000 – (Annual income – personal allowance)
Personal Savings Allowance則比較容易獲得,如果入息稅屬於基本稅率組別的話就會有£1,000免稅額。

婚姻免稅額(Marriage Allowance)
婚姻免稅額對於一對收入有明顯差異的伴侶有幫助--讓低收入的一個能夠轉移自己個人免稅額的£1,250予較高收入的一個,但只限後者本來以基本率(basic rate)交稅(即是他/她本身的應課稅收入為£12,501至£50,000)。因此並不等於香港的合併報稅。有需要可用政府的計算機:Marriage Allowance calculator
亦不要混淆已婚人士免稅額(Married Couple’s Allowance):這個不知何故只適用於在1935年4月6日前出生並現在仍一起居住的已婚人士。
入息稅的稅務寬減(Tax reliefs)
政府網頁顯示,在以下情況可申請入息稅的稅務寬減:年金供款(pension contributions)、慈善捐款(charity donations)、和離婚有關的甚麼maintenance payments 及和行船有關的 time spent working on a ship outside the UK.
年金供款
私人的年金供款可以扣稅。似乎某些海外的亦可以,而相關的寬減名為移民人士寬減(?)(Migrant member relief),條件是你已移居到英國並:
- 你在移居英國前正在供款
- 你在過去因這些供款獲得稅務寬減
- 這是一個合資格的海外年金計劃(qualifying overseas pension scheme (QOPS))
但如何成為一個合資格的海外年金計劃似乎並不是供款人可以決定的,好像手續是由相關公司處理?要先問問到底香港的扣稅年金供款能否在英國扣(to be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