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笙簫默 -不如不看

(圖片來自網絡) 至於那張白色背景的官方海報……放過我吧。

五月的時候人在大陸,碰巧見到《何以笙簫默》的電影海報,於是,便去看。由於是黃曉明和楊冪主演的關係(Angelababy自動忽略),看之前自然浮想翩翩,期待著顧漫的大作在銀幕上映。

結果是,不如不看。

沒錯,電影的畫面很唯美,但就像PS得太過火便自然有點虛假。而電影中男男女女都是衣著光鮮,住的地方(不合常理地)非常奢華。浮誇。這種著重描寫、甚至吹捧奢侈物質生活的電影,這不是第一套,更為人熟悉的或者是《小時代》。沒有看過《小》的原著,所以不知道到底電影是不是只是忠實地呈現小說的內容和主題;但《何》本身不是這樣,小說入面本來只是讓他們有體面的工作,但目的大概只是(我猜)滿足作者和讀者對男女主角的夢幻想像,而他們的生活質素顯然不是原者的重點。原著本來就是大學時很青春很無憂的甜蜜歲月然後因為誤會和現實因素兩人分開然後糾結的重逢。因此,賣點便是前頭的甜蜜和後來的糾結吧。而這些甜蜜和糾結也是其來有自的,至少在原著的世界裏是解得通的,其合理性一定程度上來自角色個性的仔細刻劃。

《何》我看了很多遍,剛接觸時很喜歡便多看幾遍,文荒時這也是我重看的最愛之一,所以基本上劇情和對白我都記憶深刻。但在電影院,簡直有種「見樹不見林」的感覺──我只見一個個演員在說著《何》的經典對白,但我看不見趙默笙有追求何以琛時勇往直前的勇氣,看不見趙默笙重遇何以琛時的糾結,看不見何以琛的深情何處種,看不見何以玟的成長,看不見為什麼趙默笙和何以琛值得重新在一起。

整個故事變成一個無腦的女大學生死纏爛打了個男朋友回來,然後他就像是被下了降頭般無論被女主角怎樣摧殘也死回來。完。說實在,楊冪美則美矣,但只有軀殼的話又何德何能得到一個癡心的黃曉明。趙默笙不是這樣的,何以琛也不是這樣的。明明是,趙默笙有她的聰明、善良、堅忍和原則,何以琛有他的理智與感情思量,這樣的兩個人才有理由一再吸引對方。

看電影會覺得趙默笙的出走不合理。怎麼可能何以玟一句「你以為我跟何以琛是真兄妺?名字相似而已。我是要跟你競爭的。」(大意)就把她騙倒?但《何》裏,是因為趙默笙當時覺得跟何以玟是很要好的朋友(故事後段/番外何以玟也承認兩人的友誼),而且她覺得跟何以琛的相處有點問題,然後在跟何以玟談心的時候,被後者爆發的一句「你跟他的感情比得上我們這些年累積的感情嗎?」(大意)嚇倒了。因此在小說裏和何以玟這場爭執,其實是趙默笙一直相信的觀念崩塌的開始。而何以玟後來的悔悟,為她對何以琛的守候和對趙默笙的退讓提供了合理的解釋。所以說,本來Angelababy是有點賣臉蛋以外的用途的。而相對於何以玟變成了路人,前丈夫應暉簡直是淪為炮灰,存在的意義只是為了告訴男主角他們在美國的劇情和表達女主角(不合理的)異性緣。

大陸很流行把網上原創小說拍成電影、電視劇,但不知道為什麼製成品總是令故事本添一陣土味,總是把故事本身的缺點暴露出來。誠然,跨媒介的改編是很難做到原著和改編相得益彰,但是可以不把它拍成這樣的質素嗎?電影對「何迷」來說簡直不忍卒睹,但對於 「非何迷」來說,這種劇情支離破碎、內部邏輯欠奉的電影不能說得上是好的作品。或者只有黃曉明和楊冪的粉絲才能享用這套電影吧。

“何以笙簫默 -不如不看” 有一則迴響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