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某個大忙人的私人祕書,大部份的準備功夫都是我做的。
有時候你會覺得當然在住在城市中心,但是有時候反而是離開遊客區才好玩。
又是那句,如果是和一家大小拿著很多行李又沒富貴到打算搭的士的話,市中心/重要車站比較好;兩個人去大冒險的話,住得遠一點躲進普通住宅區可以體驗更多。又或者,你聽過ABCDE五個景點,隨便找了一個近A的住處,然後才發現BCDE四個近到不行,A一個在近郊,或者你會很後悔。

因此,在計劃行程前看地圖和交通網絡是非常重要的。上網爬文沒有問題,只抄低景點才是問題──一定要把它們標示在地圖!我喜歡找路線圖然後把景點寫上去,尤其是Google Map不可靠或交通網絡異常複雜的地方(京都T_T)。看地圖才最真實,那些說甚麼站10分鐘的不太可靠啦。看路線圖才會發現看似很近的兩個站原因是在兩條鐵路上要轉車,看這個就明白。
而且要搞清楚交通系統和當地人怎樣稱呼各種交通工具。例如香港人的地鐵是MTR,即是Railway,但在捷克Railway是跨越兩個城市的那些,市內的鐵路是Metro,還有電車Tram。

在意大利則是市內Metro、近郊Train。德國是有跑地底的Underground (U-Bahn)和跑地面的S-Bahn。所以如果你的host叫你乘S-Bahn線,你說:「Okay so I will take underground xx line」他會說No no……大概就像外國朋友把乘輕鐵說成乘地鐵的那種感覺吧。

城市基本資料的意思大概是歷史背景或特色。例如是威尼斯分成主島、離島和大陸,大部份著名景點都在主島,離島最有名的兩個是彩色島Burano和玻璃島Murano,大陸則是機場和便宜民宿所在地。如果酒店說在威尼斯Venice(Venezia),有時候其實不是在主島;如果說是威尼托Veneto的話,嘿嘿,你就自己查查Google Map吧。


例如柏林,如果你要看明信片上的地標的話應該去Unter den Linden,看國際大都會的話去Potsdamer Platz ,這樣。


“[2014歐洲慢遊] 行前準備2:當地交通、城市基本資料” 有一則迴響
[…] [2014歐洲慢遊] 行前準備2:當地交通、城市基本資料 […]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