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情人 Her – 科幻世界的現實愛情觀

*棄觸不到的情人(香港)而取雲端情人(台灣)完全是因為我個人的翻譯口味。因為觸不到的涵意太廣,不及雲端直接清晰。

基本上這段預告片已經把故事說了個大概,又有朋友說看名字已經猜到走向。

時間設定是不遠的未來,當時人與科技的連繫日深,隨之而來的是當然的人與人的疏離。男主角在繁華都市中獨自生活,下班時在電梯裏沒有人與他交談,街裏愛人一對對而他則形單隻影,地鐵裏獨自煩躁地聽著新聞和看明星裸照,回到家還是一室清冷。而他偶然買回來的OS1(女主角)看似是個救贖:因為她善良又幽默,而且能夠重整男主角混亂的生活。

看到這裡,你會想:其實女主角是不是電腦程式也可以,而女主角是對方的拯救者/守護者的這種橋段可說是老梗了。(老梗=老套橋段)但其實這套電影是很巧妙地利用了女主角不是人這個設定去把這段關係的問題放大。

男主角是甚麼人呢?我一開始認為他是重慾的人--對,因為看裸照和玩PHONE SEX--但當我看完整套戲之後回想,(當我放下我比常人保守的價值觀而產生的偏見時)他其實是一個重情的人。首先,他的職業:負責代人撰寫情感豐富的信件。他總是寫得比其他人真誠而親切,甚至後來可以印刷成書。也就是說,他本身內心情感澎湃。第二,他給約會對象的回應:在二人打得火熱之際,那女人問他會不會一夜過後拋下她,他沈默,但沒有欺騙她。如果他只要一夜情,或者是重視慾望多於人際關係的話,他會說謊把她騙到手。但這個例子另一方面反映出他不願開始一段穩定的關係,或者他沒有信心可以長久。

因此女主角恰好適合他。在沒有她的時候,男主角在螢幕上甚少笑,或者是他說笑也一個人笑。而她了解他,能夠引領他做一切瘋狂的事,教他如何在生活中找樂趣,一起大笑,一起玩樂。但男主角初期雖然很熱衷於跟她一起,但後來他開始迴避她。也就是說,雖然她如何適合他也好,他還是無法投入這段關係。他的感情其實只能投影在他人身上,為他人的風花雪月作點綴,而無法為自己建立現實的人際關係。

再者,女主角也不是真的適合他。她的個性是根據他的選擇而成的,也許因為她一直在進化(成長),她的個性也變得愈來愈複雜。她起初會把生活中所有的小事當作開心大開現跟男主角說。但她中段有跟某個哲學家(?忘了)來個雲端談話,而男主角完全無法插話。再後來是,她說要有個第三者代替她跟男主角作現實的交流。

看到這裡,我想起的是小圓裏面那個賣萌的Quebe,想起的是無數科幻小說中的擬人機械人。他們或者看起來跟人類很相似,但他們始終不能明白人類的感情和道德觀。Quebe說人的生命本來就短暫,誘使她們成為魔法少女再製造悲劇,至少可以延遲宇宙的滅亡,也因此不理解為何她們會為個體的死亡而傷心難過。如果本片男女主角是一對天各一方的戀人,當他們發現戀情的樽頸是兩人無法相見,他們應該就是其中一方上飛機吧。就算像是當兵那些真的無法見面,女的總不會提議:讓我在你那邊找個替身照顧你吧。(又不是古代替丈夫納妾那些,正常女類女人應該做不到)找替身,看似是非常直接地處理兩人無法觸碰對方的問題,但如果女主角以為這是答案她就錯了。他和她歸根究底不了解對方,他們活在各自的世界,有著各自認為理所當然的事。無法見面/觸碰對方其實只是表面上的問題。

她覺得找一個人類女人作她現實的替身跟男主角怎樣怎樣沒有問題,他卻認為很有問題。而她同時跟幾千萬個人聊天,又喜歡當中的幾百萬個,她也覺得問題不大。男主角認為她應該要一心一意對他,否則就是背叛。但在她的認知中,因為她的運算速度,所以她不需要像人類那樣專注也能滿足到男主角所需要的一心一意。就像是一個女人有七個男朋友,如果他們各自只在一星期的其中一天清醒,她每天只需要應付一個男朋友就好了。能力上或者她能應付到,但我們說的專一從來都是情感層面。

這套戲的特別之處就在於它把人物設定做得好。明明不過是一對男女的愛情故事,換著是另一對個性不同的男女可以產生千百種可能性,但這種人設就把他們框死在這個結局,讓我們覺得這是必然的,因此令人唏噓時亦令人信服。

最終女主角和其他OS1的離去也是必然。因為男主角定非冰山一角,OS1與人們交往的下場大多相似。再者,其實男女主角本來的關係已經面臨破裂,她的離去不過是提早為這段關係畫上句號(再加上一重命運推著走、身不由己的感覺)。

聽過一句說話是,幸福的家庭大多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

但有時候,不幸的故事也是有種公式的,或者是有些端倪。不過是看不看得透而已。

“雲端情人 Her – 科幻世界的現實愛情觀” 有一則迴響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